全国空降同城服务88元_全国空降同城免费服务_全国各地可约可空降

A4

多补水 别贪凉 用好三伏贴 专家教您“冬病”如何“夏治” 2025年06月24日 来源:三峡商报

6月20日,“时令节气与健康”中医联盟杏林市集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。三峡商报记者 付蓓蓓 摄

自古就有“冬病夏治”的俚语,所谓“冬病夏治”,是指对一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,在夏季阳气旺盛、病情有所缓解时辨证施治,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,以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来临时再发作,或减轻其症状。

“冬病”如何“夏治”?宜昌市中医医院、当阳市中医医院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中医医院专家为市民奉上夏季养生秘笈。

用好三伏贴  “冬病”可“夏治”

问:“冬病夏治”主要有哪些方式?如何实现“冬病夏治”?

宜昌市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赵为军:“冬病夏治”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,它是根据《黄帝内经》中“春夏养阳”理论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疗法。

“冬病夏治”通常使用拔火罐、三伏灸、三伏贴等方式治疗。其中三伏贴因为价格低、效果好、使用方便最受百姓青睐。三伏贴对于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,属于中医外治中的穴位贴敷治疗,贴剂以麻黄、白芥子等为主药调配而成。三伏贴通过刺激穴位、药物渗透激发人体经络之气,促进气血流通,达到扶助阳气、温肺散寒、改善症状、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效果。

警惕“空调病”  切莫贪凉

问:夏季炎热,空调、冷饮是市民舒适度夏的必需品。长时间待在空调房,喜食冷饮正确吗?夏季如何科学养生?

当阳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张茜:夏季酷暑难耐,很多人喜欢宅在家里,吹空调、吃冷饮。殊不知这种贪凉方式最为伤身,不光积在体内的寒湿痰浊等阴寒之邪无法排出,还会耗伤阳气,患上“空调病”,使身体越来越沉重、没精神。

炎热夏天,应保持心态平和,避免情绪波动,要神清气和,心静自然凉。建议晚睡早起,适当午休。中医理论认为,11时至13时是一天中阳气最盛、阴气初始的时刻,午时小憩一会儿,可以滋阴护阳,使阴阳平衡。夏至后天气闷热,光照强烈,紫外线容易损伤皮肤,应注意防暑防晒,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,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中。可以选择防晒霜、遮阳伞、遮阳帽及轻薄的衣服遮挡紫外线。

夏至科学饮食  少吃辣多喝水

问:夏至时节,如何做到科学饮食?怎么吃出健康身体?

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副院长王卫华: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节,此时气候炎热、湿度增大,易出现心火亢盛、脾胃功能减弱等问题。夏至养生饮食需遵循“清热解暑、健脾利湿、养阴生津”原则。

黄瓜、冬瓜、苦瓜、绿豆等具有清热解暑的作用,山药、茯苓、莲子等能够健脾利湿,百合、银耳、梨、葡萄等则是养阴生津的好食材。

中医认为“夏季宜省辛增酸”,酸味食物可收敛阴气,辛味食物(如辣椒、花椒)易助火,需适量控制。高温下胃肠功能减弱,应避免油炸、甜腻食物,以防增加肠胃负担。酒精易生湿热,损伤肝脏,建议以茶、汤等代替酒。高温下胃肠蠕动也会减慢,需定时定量饮食,避免暴饮暴食或空腹太久。夏季隔夜菜务必冷藏,海鲜彻底煮熟,避免细菌滋生。

夏至期间,一定要多喝水,建议晨起喝一杯温水,有助于补充夜间流失的水分,促进肠道蠕动。中午喝汤补水,如丝瓜蛋汤、番茄豆腐汤,既补水又补充电解质。晚餐清淡少肉,以杂粮粥、蔬菜沙拉为主,减轻肠胃负担。

三峡商报记者  高然  通讯员  邓南雨

打开我的宜昌客户端阅读